在倉儲物流中,倉庫裝卸貨需遵循安全高 效、規范操作、合理規劃、持續改進等要求,具體涵蓋人員、設備、貨物、安全、現場秩序及操作流程等多個方面,以下是詳細介紹:
一、人員管理要求
資質與培訓:明確參與卸貨人員的資質要求,如叉車操作員需持有相應證書,熟悉設備性能與操作規程。建立清晰的崗位職責分工,如現場指揮、設備操作、貨物搬運、信息核對等,確保各司其職,協同高 效。同時,須強化人員的安全意識培訓與技能考核,定期組織安全操作規程學習,杜絕違章作業。
行為規范:裝卸人員需積極服從組長、操作員的工作安排,動作迅速,按要求裝卸、搬運、堆碼貨物。嚴禁上班時間喝酒、溜崗,當班時間不得隨便外出,擅離崗位。同事之間應團結合作,避免發生沖突。樹立尊客愛貨思想,確保貨物完好無損,杜絕蠻干以免造成事故。
二、設備管理要求
設備維護:卸貨作業依賴于各類裝卸設備與工具,如叉車、托盤、手動液壓車、起重機等。設備的完好性是保障作業效率與安全的前提。應建立完善的設備臺賬,定期進行檢查、維護與保養,確保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。設備使用前,操作人員需進行例行檢查,確認無故障后方可啟動。對于特種設備,須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年檢與操作認證。
工具管理:工具的擺放與管理也應規范,確保取用方便,避免雜亂造成安全隱患或效率低下。
三、貨物管理要求
貨物分類與標識:不同類型的貨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,對卸貨作業提出了差異化要求。對于普通貨物,應遵循“重不壓輕、大不壓小、整不壓零”的基本原則;對于易碎品、精 密儀器等,需采取防震、防摔措施,輕拿輕放;對于危險品,須嚴格按照國家及行業相關法規進行特殊處理,配備專門的裝卸人員與防護設備,并與普通貨物嚴格隔離。貨物的外包裝檢查也至關重要,發現破損、泄漏等情況應立即上報并妥善處理,防止貨物損壞擴大或造成污染。
貨物堆放:貨物堆放應穩固、整齊,預留安全通道和消防通道。遵循“重下輕上、大下小上”原則,不超 高、不超寬。各個客戶的貨物間要留有間隙或其他明顯標識區分,以防混淆。
四、安全管理要求
個人防護: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操作區域。操作人員須按規定佩戴勞動防護用品,如安全帽、安全鞋、反光背心等。高空作業時,需系好安全帶,確保作業平臺穩固。
電氣安全:電氣設備使用需符合安全標準,避免觸電事故。同時,應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,并確保其有效可用。
應急處理:定期組織應急演練,提升人員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。
五、現場秩序與環境要求
現場整潔:保持卸貨現場的整潔有序,有助于提升作業效率并減少安全風險。貨物、設備、工具應擺放整齊,通道保持暢通無阻。作業產生的廢棄物應及時清理,分類處理。
環境控制:根據貨物特性,某些作業環境可能需要控制溫濕度、通風等條件,需予以滿足。
六、操作流程要求
卸貨前準備:倉庫管理人員應提前與采購部門、運輸部門或供應商取得聯系,獲取詳細的到貨信息,包括貨物名稱、規格、數量、預計到達時間、承運車輛信息、卸貨地點要求等。如有特殊貨物(如超大、超重、危險品),需提前制定專項卸貨方案。根據到貨信息,提前規劃并清理卸貨區域,確保場地平整、堅實、無障礙物。準備好所需的裝卸設備(如叉車、托盤)、輔助工具(如綁帶、撬棍)、防護用品及記錄單據(如卸貨單、異常情況記錄表)。如使用叉車等設備,需提前檢查其性能狀況。根據貨物量和卸貨難度,合理調配作業人員,明確各人員的具體職責。對于特殊貨物的卸貨,需安排有經驗的專人負責。
車輛抵達與交接:車輛抵達后,由人員引導至預定的卸貨區域停靠,確保車輛停放平穩,拉緊手剎,并在車輪下放置輪擋,防止車輛意外移動。夜間作業需開啟警示燈,確保照明充足。卸貨人員與司機(或送貨方代表)共同核對送貨單、提單等單據信息,確認貨物名稱、規格、型號、數量、批次等是否與訂單及預報信息一致。如有不符,應立即與相關部門溝通核實。在開始卸貨前,應對貨物的外包裝進行初步檢查,查看是否有破損、潮濕、污染、滲漏等異常情況。如有發現,應在送貨單上注明,并拍照留存證據,及時上報處理。
卸貨作業實施:根據貨物特性、數量及車輛類型,確定具體的卸貨方式(如人工搬運、叉車裝卸、吊裝等)。人工搬運時,應注意搬運姿勢,避免扭傷,多人協作時應統一指揮。貨物從車廂到地面(或暫存區)的轉移過程應平穩,避免劇烈震動或撞擊。卸下的貨物應根據其種類、去向、存儲要求等進行初步分類,并按照規范要求在指 定區域進行臨時碼放。碼放應穩固,符合安全高度,便于清點和后續入庫作業。不同批次、不同狀態的貨物應分開碼放,并做好標識。現場管理人員應全程監控卸貨過程,及時發現并處理作業中出現的問題,如設備故障、貨物損壞、數量短缺等。對于突發情況,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。
卸貨后作業:全部貨物卸完后,卸貨人員應與司機(或送貨方代表)共同對實際卸貨數量進行仔細清點,并與單據核對。確認無誤后,雙方在送貨單上簽字確認。如發現數量不符,應立即查找原因,并在單據上注明差異情況,上報處理。相關單據應及時傳遞至倉庫信息管理部門,由專人將卸貨信息(如貨物名稱、數量、批次、供應商、卸貨時間、狀態等)準確錄入倉儲管理系統(WMS),形成入庫預收貨記錄。司機在確認單據無誤并簽字后,方可駛離。卸貨人員負責清理卸貨現場,將使用過的設備、工具歸位,清理散落的包裝材料等雜物,保持場地整潔。臨時存放的貨物,應盡快辦理入庫手續,與倉庫保管人員進行交接,由保管人員進行進一步的驗收、確認,并按照存儲規劃入位。